壓濾機楔形區的構造
在壓濾機的組成部分中有一個楔形壓濾區,也就是兩張濾帶呈大角度慢慢的收緊,很多人不明白這個區域的作用是什么,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:
楔形區之前是重力脫水區,壓濾機是采用的分體式的結構,重力脫水區較長,一般在8-10米,在這個重力脫水區能夠除去絮凝泥漿中的自由水分子。在進入楔形區的時候的泥漿已經不再具有流動性了?! ≡鯓影堰@些泥漿均勻的平鋪在濾帶之間呢?這就是楔形預壓區發揮作用的時候了,泥漿在楔形濾布夾角的情況下慢慢的收緊,泥漿受到的壓力也是在慢慢的增加,這樣濾帶上所有的泥漿的受力都是一樣的,就可以把泥漿擠壓均勻進入壓濾的過程,還不會讓泥漿擠出濾帶邊緣,這樣才能在壓濾的過程中不會出現跑泥漿的現象。
眾所周知,當污泥還處于自由重力脫水具有較強流動狀態的時侯,若對其突然施壓,勢必會造成污泥快速向受壓點四周擴散,倘若由兩條濾帶組成的夾角很大,即污泥突然進入由兩條濾帶組成的擠壓部,則必然造成從濾帶兩側外卸產生“跑泥”現象。
產生“跑泥”就無法壓出泥餅,也就更談不上提高處理量。從這一點上講,楔形角應越小越好。但是,若楔形角設計過小,從重力脫水區過來的污泥不能全部進入楔型區,直接造成污泥在楔型區入口處堆積從濾帶兩側外溢。此時,只能減小污泥泵流量以保證脫水工藝的穩定,這樣反而減小了處理量。若處理不當還會造成整個脫水工藝過程發生紊亂。究竟楔形角多大才合理,應該結合重力脫水區的長度,濾帶運行的速度范圍,濾帶的透水性能,楔型區的長度、壓濾機處理能力等因素綜合考慮。